對編導專業電影評價的考試,你不能錯過的重點


中國傳媒大學考官點評,對于編導專業的考試,主要是考察考生對影片的分析能力,涉及到具體影片創作的問題,電影詩情品格或美學定位能力及試聽和文學敘事知識的能力。
一、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點
形成一套與自己專業相適合的分析電影的方法。
1、認識與運用分析視聽技巧,分析具體影片創作的問題。
2、結合電影化的呈現,把握具體的電影的詩情品格或美學定位的能力。(給影片檔次打個分,但要電影化)
3、具體運用所學視聽和文學敘事知識的能力。(電影具有文學性,詩是文學的最高形態)
二、考卷以往出現的問題
1、僅僅對影片進行文學評價。(主題好不好不是首要,關鍵是怎樣體現出來的?看到、聽到的來反映主題,反映什么樣的主題?即要說出主題如何被看得見、聽得到的)
2、僅僅對影片進行泛泛的視聽評價。(為什么這樣用視聽語言?要上升到藝術本質、詩的層面,不能單說視聽語言,視聽語言是手段)
3、把電影當作一種媒體文化來評析。(符號、后現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,視聽特點、詩情的轉化及兩者關系,對影片基本創作形態——視聽形態的認識)
片例:《活著》醫院生產一段側重的幾個方面:結構特色(電影化)、主要指敘事特色(戲劇體和非戲劇體的);分析蒙太奇表現特色——核心、目的、線索;整體視聽創作的風格;針對自己專業的特點,選擇一個層面(詩與畫,時空結合的范疇)
影片分析的高度: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結合。
時間:文學、音樂(是意會的)
空間:繪畫、舞蹈、建筑、雕塑
戲劇的時空統一表現在人物行動上,單視角、場面性;電影的時空統一也表現在人物的行動上。
《活著》醫院一段即是可能夠完美結合。時間上,敘事有行動,結合特定歷史環境中;空間上,生命在空間上的來回奔跑,并通過音響,段落展開。主干的行動合成時空,脫離開狹長的走廊,就是文學的,而非電影的。切到外景,有目的,買饅頭不是害人,請大夫的確是押過來的,倒水的特寫,缸子的大小;不能用紀實的眼光來看電影。
行動——指電影的行動,與戲劇行動有交叉,傳統戲劇是動作,電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動作或是作者的主觀行動。所有方面都是為了呈現行動。
片例:《幸福時光》開場一段
常規影片戲劇體,情節在里面,通過人物行動推動情節,行動明確則思想明確。
情節、沖突、事件的概念;如何將場面、空間和視聽元素的結合。
片例:《小城之春》開場一段
不同人的不同鏡頭、音樂、不同的場面
妹妹房間的特點;用一個廢墟來電影化,發生了三組談話,兩次扔藥,一次跳切;單一個廢墟又加一個話外音,不是文學的介紹,而是電影視聽化的體現,不講故事,但有內容,只講事實。
片例:《花樣年華》開場一段
視聽事實非常重要,避免情節性來達到一種詩的境界。
同意空間的兩次重復,通過確定的東西引發想象,同一空間,只是時間上的變化。
音樂片斷,為什么讓人記得住?表現人物關系、命運
編輯部,多用人物頭像前一點的頂光;時間的轉換——電飯鍋;
幾對人物關系,周太太的發型和背影來確定人物。
美工的設計,狹長的走道,搬家。主題:隱、忍
電影化:樓梯走道,電影的組接方式,過程不重要,重要的詩主人公對過程的反應。
門框,只能看到一半,手扶門框,信息上升到了詩。
結尾一段
視聽的動機,藝術創作具有時間性
應先講事實(看到的、聽到的)再說如何組接、換化事實,結尾吳哥窟的交替不簡單是時間的流逝,而更多是與音樂結合產生的詩情。
字幕和文字的詩,很像《小城之春》《悲情城市》,但有不同。
敘事、非敘事、情節——時間方面的;
音樂、音響同樣圍繞行動展開,是為深化視聽事實服務的。
片例:《本命年》開場一段
音響的作用,既抒情又敘事,腳步夸大的聲音的意味、攝影的運用、地下通道(從地獄歸來),是心理現實主義,跟拍與心理實際相符合的。
評劇聲和新聞播出車禍聲(首尾相呼應)
可怕性:視覺、聽覺上與心理的動機符合,深化行動的視聽元素。
片例:《最后的貴族》片尾段
謝晉89年的“音樂詩”重點在忍的沉淪的心情上。
文字、對話、音樂音響性的——時間上的。
片例:《黑駿馬》片尾一段
前幾年考過片目:
《紅色沙漠》《香魂女》《我的父親母親》《甜蜜蜜》《香港制造》《秋菊打官司》
復習參考片目:
《霸王別姬》、《榴蓮飄飄》、《小城之春》、《羅生門》、《雁南飛》、《林家鋪子》(注意美工);
《紅色娘子軍》(劇作)、《烈火中永生》(攝、美)、《畢業生》、《克萊默夫婦》(劇作);
《美國往事》、《鐵面無私》、《秋瑾》(音樂,謝晉93)、《黑炮事件》(導);
《芙蓉鎮》(場面調度)、《鳥人》(鏡頭結構)、《迷墻》(純詩)、《最后的貴族》、《本命年》;
《悲情城市》(文學性)、《心香》(孫周91)、《過年》(平民詩,黃建中92);
《霧中風景》(場面)、《藍風箏》、《周恩來》、《活著》(92.06《收獲》)、《重慶森林》;
《暴雨將至》(視聽講故事)、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、《殺手里昂》(美學)、《飲食男女》;
《臥虎藏龍》、《烈日灼人》、《黑駿馬》、《背靠背、臉對臉》、《有話好好說》、《鰻魚》(導);
《小鞋子》、《櫻桃的滋味》、《花火》、《幸福時光》、《羅拉快跑》;
《美國美人》(使美國電影轉型,中產空虛,現代文明從家庭解剖社會、經濟、文明的現狀);
《花樣年華》、《黑暗中的舞者》、《關于我母親的一切》
夏鋼——《無人喝采》《與往事干杯》《誰來傾聽》(物質的豐裕、感情的貶值、人性的失落)。
畫的元素:
光、色、人、景、物、鏡頭、剪輯、場面調度(構圖、運動、角度、景別)
片例:《烈火中永生》書店脫險一段64年
時空處理,燈、樓梯、電話、構圖、光影來電影化——傳統方式;
雨后街道的渲染與人物心情緊密結合,中國古典傳統美。
半陰陽臉的造型和打破茶杯表現人物心理;
電影美術空間是人物行動的空間——周登富
對樓梯的表現,傳統視點的表現,英雄的拔高、仰拍。
此事為什么發生在這個空間?這個人物為什么在這個空間?
即“人”的空間。古典美學的欲擒故縱的創作方法。
片例:《暴雨將至》開場一段人與空間、寫實的
環境聲、脫衣服鏡頭分解、屋內燈的表現、場面調度表現人物心理關系(發現有人)
平行蒙太奇表現主題(烏龜和教堂),音樂表現生活(敲門的猶豫),剪輯表現人物關系(吃柿子),含蓄的敘事功能,傳統古典的紀實手法
片例:《鰻魚》開場一段
仍舊釣魚,燈光變紅,音樂旋律改變;既拿釣魚當回事,也拿老婆當回事;
拿刀時景深的燈光的表現,(殺人后)聲音的處理,動靜的結合;
本體象征:人類生活語言概括手段。象征:事物與其含義之間明確關系的建立;本體象征:不脫離實際,無明確的喻體,展示形象,從被喻體——具像,產生此在非此在的效應。
愛情太深,被異化、物化成釣魚了。
片例;《有話好好說》開場一段
漫畫和間離;非寫實的,觀眾進不去;對于人物行動的描寫順序非邏輯;剪輯緊扣主題——不可能好好說。
片例:《臥虎藏龍》開場一段
環境端莊、優雅、肅穆,和要表現的真正的殘殺的主題相矛盾,但是又高度的統一,唯心主義的現實主義;場面調度的生活化;可看性的依據時人物性格。
片斷:《刺秦》連續殺一段(嫪毐、母親、父親)
畫面的視覺感受;人物作者思想的統一體;鏡頭的內部構成;美術師的造景,有種甕中之鱉的感覺;表現人物關系——上下級關系;表現運動,剪輯方式——跳切,不表現被攝物體,非常電影化。
摔孩子段落,缺鏡頭;
殺父,用光不同,音樂敘事性,戲劇舞臺化,場面調度。
如何實現電影畫面的風格化?
創作依據:人物心理活動;導演自己創作傾向;作品題材實際要求;
片例:《霸王別姬》開場一段、決裂一段
用觀眾的視點,引起觀眾的間離——寫意(出場前掀簾)。
說明: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(QQ:1624823112),謝謝!


-
提高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,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,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。
-
沖刺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,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,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,模擬測試等。
-
無憂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基礎班+提高班+沖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統學習專業知識,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,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-
精品小課
開班時間:在校期間
課程特點:專業一對一,面對面,采用個性化教學,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,系統化講解。
-
提高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,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,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。
-
沖刺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,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,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,模擬測試等。
-
無憂班
開班時間:滾動開班
課程特點:基礎班+提高班+沖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統學習專業知識,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,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-
精品小課
開班時間:在校期間
課程特點:專業一對一,老師面對面,采用個性化教學,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,系統化講解。

